以前说到猪,大家的第一反应是,憨厚可爱懒笨,但好吃。
现在说到猪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会是“贵”“不敢吃”但好馋。
从去年年底的时候开始,猪猪们因为“身价高涨”问题,就一直处在风口浪尖的位置,好多人一边吐槽,一边偷偷出去买了2斤回来解馋(是我)。
说到“不敢吃”还是因为北京新冠疫情的传播,最开始在市场里的三文鱼及案板检测到了新冠病毒,“三文鱼携带病毒?”“肉类也在市场里啊,肯定也中招儿了”……一时间大家对肉类闻风丧胆。
但事实上如果新冠病毒通过飞沫、直接接触等方式传播到蔬菜、水果或者肉上。从目前的研究来看,存活期最长不会超过48小时,且病毒并不能在食物中生长。因为病毒跟细菌不一样,细菌可以在死性细胞上快速繁殖复制,而病毒则只能借助活细胞进行繁殖复制。只要细胞死亡,病毒就无法生长。我们购买的食物,不论是蔬菜、水果,还是肉,都是采摘或者屠宰后的,都是死亡的,病毒是无法生长的,存活时间不会太长。不过,需要特别提醒大家,不要购买活禽,不要生吃肉类,一定要煮熟。
最近国务院相关工作组发布了关于食用肉类的一些注意事项,肉叔前几天也给大家进行了科普,复习戳这→不能“淋浴”?那买回来的生肉怎么清洗?
话说回来,猪肉是人体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之一,也是我国饮食文化的重要元素,吃猪这件事从我们老祖宗那辈就开始了。
延传至今,即便是“猪事”较多,但也阻止不了我们吃猪肉。
其实猪肉在国人的饭桌上,可不是一直都是“霸主”,猪肉也迎来过江湖地位的挑战。
炎黄五帝时期甚至更早的年代,中国人就已经将野猪驯化成家猪,家猪有两大作用,一是食用;二是积肥。虽然中国人早就发明了舍饲,但汉代以前的养猪主要采用放牧形式,和牛、羊等牲畜是一样的。先秦时期的游农经济时代,猪的饲养成本很高,放牧猪不如牛、羊。自商鞅变法之后,猪在农业生产上更不如牛,军事意义上不如马,加之驯化后多被阉割,力大豪勇的特征消失,猪图腾崇拜也逐渐消失了。尤其秦国变法以耕战为国策,尚武好战文化占上风,猪的地位下降就成了必然。
而作为肉食,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猪肉也赶不上牛羊肉。《礼记•王制》也说:“诸侯无故不杀牛,大夫无故不杀羊,士无故不杀犬豕,庶人无故不食珍。”《国语•楚语下》中也记载:“天子食太牢,牛羊豕三牲俱全,诸侯食牛,卿食羊,大夫食豕,士食鱼炙,庶人食菜。”物以稀为贵,牛肉自然在肉食排行榜中最为昂贵。
秦汉时期最高档的肉食应该是牛肉了,其次就是羊肉,再次就是鸡肉和猪肉。
在唐代著名的烧尾宴之上,菜谱有通花软牛肠(羊油烹制),光明虾炙(活虾烤制),白龙曜(用反复捶打的里脊肉制成),羊皮花丝(炒羊肉丝,切一尺长),雪婴儿(豆苗贴田鸡),仙人脔(奶汁炖鸡),过门香(各种肉相配炸熟)等。牛、羊、鸡、甚至还有青蛙,就是缺少猪肉。
皇家盛行,自然上行下效,从官员到民间,羊肉成为了宋朝餐桌的头等肉食。在宋朝,猪肉仍然不是士大夫阶层的主要肉食,或者说猪肉仍然是低档的肉食。但在普通老百姓那里,猪肉就是主食了,《东京梦华录》称,每天有上万头猪被贩子们从四乡收购送入东京,无数的猪肉摊贩,无数的“郑屠户”宰杀这些猪,给普通百姓的餐桌上送去肉食。
猪肉开始翻牌,是从宋朝开始的。宋朝三百多年,一直与辽、金、西夏、蒙古等少数民族并立对恃。虽然羊肉占肉食的主导地位,但猪肉开始重新走上历史舞台。五胡乱华三百多年、隋唐三百多年,五代及宋、辽、金、西夏三百多年,蒙古人统领天下百年,是少数民族非常活跃的时期,猪肉此时虽没有退出历史舞台,但跟羊比起来,逊色很多。
清朝虽然是游牧民族满人所建,但对猪肉却格外看重,努尔哈赤的名字翻译成汉文就叫小野猪皮,努尔哈赤到皇太极都爱吃猪肉,史载乾隆皇帝的一场御宴中就有“猪肉65斤、猪肘子3个、猪肚2个、小肚子8个、膳子15根、大小猪肠各3根”,闻名于世的太湖猪种群在清朝出现了,大才子兼大美食家袁枚将猪肉列入“特牲单”,称猪肉为“广大教主”,并著文介绍了猪肉的几十种烹饪方法,因为袁枚,猪肉在美食界具有了史无前例的崇高地位。
另一位大才子蒲松龄,从积肥的角度大力推动养猪事业的发展,提出养猪乃“种田之要务”,在他们的推动下,猪肉在食用界的地位越来越高,尤其在民间得到了人们普遍的认同,猪肉终于历经几千年后,成功逆转为饭桌肉类之王。
△图源:网络